2024年矿用产品防爆技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转自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 关于印发《2024年矿用产品防爆技术研讨会会议纪要》的通知
2024年矿用产品防爆技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2024年12月23至24日,安标国家中心在常州召开了2024年矿用产品防爆技术研讨会,来自有关安标检测检验机构以及安标国家中心的7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名单见附件)。会议主要围绕矿用产品防爆、电池安全、电气安全、安标管理等方面的29项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在诸多方面达成共识。
1. 引入装置的一致性控制和采信
采信引入装置检验报告时,应提供引入装置生产企业盖章图纸,检测机构确认检验报告的完整性,并核查样机和图纸的一致性。
2. 多种规格垫圈的引入装置试验
存在多种规格垫圈的引入装置,应配套使用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不同密封圈内径对应的垫圈,分别进行夹紧、密封、机械强度试验。
3. 隔爆腔和本安腔之间的过线方式
隔爆腔和本安腔之间采用密封圈压紧的电缆引入装置过线时,光缆或电缆要求执行2019年防爆会议纪要。当本安腔体积较小(如隔爆兼本安型声光报警器等),无法满足隔爆外壳外部的光缆或电缆1m长度要求时,电缆分叉处应浇封,防爆试验需在带电缆的情况下进行,申办企业应提供浇封工艺文件,检测机构应进行评估备案。电缆应B类受控,浇封剂应C类受控。工厂评审时,应关注浇封工序的执行情况。
4. 隔爆型阀门电动装置电机腔与电气腔过线方式
隔爆型阀门电动装置电机腔与电气腔之间使用电缆浇封过线结构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1)电机额定电压不超过660V;
2)电机应为短时工作制,连续工作时间不大于15min;
3)执行2018年防爆会议纪要第10条要求,浇封过线结构应符合 GB/T 3836.2-2021 附录C的要求。浇封前应剥至金属导线绝缘,金属导体浇封长度不小于10mm,浇封段各点上至少有20%的横截面积被浇封剂填充,整个过线结构浇封长度不小于20mm。
4)电缆芯线应粘结在一个金属套管内,使该结构能作为一个整体更换、安装而不损坏内部粘结。
5)浇封过线结构机械强度不能仅依赖粘结材料的粘接性,应具有金属套管内设径向的螺纹或凹槽环等保证粘结结构机械强度的措施。
6)浇封过线结构整体C类受控。维修维护时,应整体更换;浇封过程应在生产企业进行,产品使用说明书中增加不应在煤矿现场浇封的安全警示语句。
7)型式试验时,按照GB/T 3836.1-2021第26.8和第26.9条的要求对2个浇封过线结构的样品进行耐热耐寒试验,试验后粘结表面不得出现开裂、收缩、臌胀或软化等影响防爆性能的损坏。随后,对2个浇封过线样品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2.0MPa,试验过程中不得有任何泄漏痕迹。
5. 内装防爆元件的直接引入设备特殊要求
直接引入的设备内装具有防爆证的浇封型、无火花型继电器等元件时,设备防爆标志不体现继电器等元件的防爆型式,但应在报告中对该元件进行具体描述。
6. 塑料材料UL黄卡的采信要求
采信塑料材料的UL黄卡应满足以下要求:
1)产品检验过程中,申办企业应提供塑料材料的UL黄卡。黄卡信息至少包括塑料材料的制造商名称或者注册商标、材料标识(包括型号和颜色)、成分配比、UL档案号以及热性能指数 RTI值等信息。检测机构核实UL黄卡信息的真实性。必要时,检测机构可要求申办企业提供完整的UL测试报告。
2)工厂评审时,企业提供UL黄卡以及塑料外壳的采购合同(原材料、加工等)及可追溯(原材料及材料生产商)证明材料,保证UL黄卡同所采购材料、生产商的一致性。评审员应核实企业提供材料的真实性。
7. 玻璃观察窗组件紧固件要求
隔爆外壳玻璃观察窗组件的紧固件使用M5(不含M5)以下的紧固螺栓时,企业需提供紧固可靠性的证明材料(设计计算书或强度仿真分析等),检测机构进行安全评估,样机通过防爆试验后方可使用。
8. 隔爆外壳观察窗压紧方式
隔爆外壳观察窗暂不允许采用压块、压脚等局部压紧方式。
9. 热剧变试验样品数量
隔爆外壳玻璃透明件进行热剧变试验时,可以使用1个样品进行测试。
10. 隔爆外壳特殊紧固件强度要求
隔爆外壳特殊紧固件强度除在总图和说明书中明确,还应在防爆合格证或警示牌(警告标志)中说明。样机一致性核查时,应注意紧固件强度等级。
11. 非标尺寸的螺纹和螺距要求
螺纹和螺距尺寸及配合精度等级不符合GB/T 197和GB/T 2516的要求时,需要减少螺纹扣数进行内部点燃不传爆试验,试验情况在原始记录中体现。
12. 防爆变频器、防爆电动滚筒等产品外装散热风扇的要求
防爆变频器、防爆电动滚筒等产品外装的散热风扇,采用有防爆证的电机和叶片自行组装时,其防爆性能应与设备整体考核,散热风扇应符合GB/T 3836.1-2021第17.2条和第30.4条的相关要求,叶片应C类受控。
13. 电缆引入点温度
依据GB/T 3836.1第26.5.1条进行温度试验时,电缆引入点温度仅测量但不作为最高表面温度,报告中温度试验项目应包含电缆引入点温度测量值。
14. 多腔体隔爆外壳盖板共用
含有多个腔体的隔爆外壳共用同一盖板时,存在各腔体开盖要求不一致的情况,安装、维修过程存在安全隐患,不允许共用一个盖板。
15. 绝缘套管报告采信要求
设备采用已取得防爆合格证的绝缘套管,需要对壳体容积、工作温度等内容综合评估合格后方可采信,可不重复进行部件相关的型式试验。若评估后不能采信,则整机按照标准要求重新试验。
16. 隔爆灯具玻璃透明件胶粘接合面耐化学试剂试验
隔爆型灯具的透明件采用胶粘接合面,应进行耐化学试剂试验;生产企业声明灯具胶粘接合面不会暴露在化学试剂中,可不进行耐化学试剂试验,但应在防爆证号后加“X”,安标证中备注特殊使用条件,说明书中增加特殊使用条件。
17. 本安参数
关联装置类产品在进行型式试验时,允许外部电容、允许外部电感应叠加进行评定或火花试验。
如果火花点燃试验或评定时不考虑电容、电感的叠加,则在进行负载配接时应考虑电容电感叠加。检验报告和防爆合格证应明确:“当连接的负载同时含有贮能电容和电感电路时,应对叠加的情况进行本安评定或火花试验验证”。
18. 网络变压器作为可靠隔离器件的要求
网络变压器作为本安与非安、不同本安回路之间的隔离器件,应满足GB/T 3836.4第8.3条要求。
19. 固态继电器作为本安隔离器件的要求
当使用固态继电器作为本安隔离器件时,参照GB/T 3836.4第8.9.2条对光耦的要求、增加限流限压保护,或增加最大工作电压和电流值等使用限制条件,并在技术文件中明确。
20. 煤矿用锌合金隔爆外壳
井下温暖潮湿环境容易造成锌合金材料的迅速劣化,煤矿用隔爆外壳不应用锌合金制成。
21. 电源变压器要求
AC/DC、DC/DC模块中的电源变压器作为可靠隔离元件时,应按照GB/T 3836.4第11.2条对变压器进行例行试验。当采购的模块是整体浇封的成品,入厂检验无法进行变压器例行试验时,应提供模块生产企业出具的变压器例行试验报告。
22. 隔爆兼本安型高压电气设备本安介电强度试验要求
对于隔爆兼本安型的高压电气设备进行本安介电强度试验时,仅考虑给本安回路供电的前一级隔离器件的电压。
23. 熔断器的浇封剂要求
本安型设备的熔断器浇封要求,执行2023年防爆会议纪要第27条,且浇封剂应C类受控。由设备制造商提供满足浇封要求的证明材料,如果经评估,无法证明其可靠性,则按照GB/T 3836.4-2021第10.6.2条进行试验。
24. 增安外壳保护的浇封兼本安型设备的要求
对于增安外壳保护的浇封兼本安型设备,输出本安信号使用航空插头时,应对航空插头按照GB/T 3836.1第26.4.2条进行抗冲击试验,与航空插头连接的电缆为复合物固定永久的外部连接时按照GB/T 3836.9第8.2.5条进行电缆拔脱试验。航空插头外露部分应有防护盖。当增安外壳上增加观察窗或指示灯的时侯,应满足GB/T 3836.1和GB/T 3836.3的要求。
25. 本安设备中锂原电池串并联要求
本安设备中使用的锂原电池,电池保护按GB/T 3836相关规定执行,电池串并联的数量不做限制。
26. 直流(稳压)电源电池保护板受控要求
直流(稳压)电源的电池保护板应提供原理框图,并按ABGZ-MA-AAA-2024-02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审核发放实施规则 直流(稳压)电源》要求受控。
27. 具有本安输出的隔爆兼本安型设备防爆标志
对于类似于带天线的、有本安信号输入输出的基站类产品,其防爆标志按GB/T 3836.1第29.4条的要求执行,统一规范为Ex db ib [ib Mb] I Mb。
28. 系统、装置类产品防爆检验报告执行标准
系统、装置类产品需要本安联机检验时,检验报告试验项目如果仅依据GB/T 3836.1和GB/T 3836.4,则仅将GB/T 3836.1和GB/T 3836.4列入检验报告的执行标准;若检验报告试验项目依据除GB/T 3836.1和GB/T 3836.4外,还有其他防爆标准,其他防爆标准也应列入执行标准。
29. 系列电动机防爆试验数据防爆采信
系列电动机接线盒的爆炸相关检验报告或试验数据,经评估后,可以在同系列电动机其它机座号上采信。